一.初创时期(1951.9 — 1953.8)

创始

1951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成立,数学系也随之诞生。校址设在原大夏大学内。当时数学系有专职教师5 ,他们是原大夏大学教授施孔成、 原光华大学副教授徐春霆,以及三位刚从大学毕业分配来系的教师: 赖英华(交通大学,团员), 郭枋伯(浙江大学,团员), 刘景德(山东大学,团员)。 此外,还聘请交通大学孙泽瀛教授兼任华东师大数学系系主任.

1951年高校招生由华东、华北、东北等地高校分片联合招生。华东师范大学刚刚成立,学生知道得很少。因此在华东区联合招生时,只招得1名学生。 后来,华东师范大学单独招生,19名新生来数学系报到。当年11月,福建省又保送5名学生。这就是首批1951级的数学系学生。 其中有后来在数学系长期工作的林忠民、郑英元。

当时数学系办公室设在校门口进门处南面一幢二层小楼的二楼的一个房间(后来这幢楼划给附小, 现已被拆去了). 每一位来数学系报到的学生, 都由施孔成教授在办公室亲自进行一次面谈(或者叫口试)。

10月1日开始建校学习。10月17日起学习土改政策。数学系全体师生除年老(施孔成教授)、体弱(两位女生:顾安娜,杨传弟)外, 11月5日赴安徽淮南市官塘乡参加土改,至12月底返校。1951年12月12日学校任命施孔成教授代理数学系主任, 处理数学系日常工作。

教学

1952年2月中旬正式开始上课。初等微积分(按程度分成甲乙两班, 甲班施孔成主讲,乙班徐春霆主讲), 普通物理(物理系代理系主任蔡宾牟教授主讲)。 全校公共必修课程是教育学, 共产主义与共产党问题。

1952年2月,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李伯藩分配来数学系工作。7月吕海屿从华东局人事部奉调来数学系任教(原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 从此华东师大数学系有了第一名共产党党员。第一届数学系和物理系学生联合成立团支部, 由数学系学生潘曼丽担任支部书记。数学系第一届学生会主席是方逸仙。

1952年上半年全体师生参加思想改造学习, 数学系和物理系教师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由于学校刚刚建立,教师数量不多,运动发展比较平稳。

院系调整

1952年秋,全国实行院系大调整。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改制为工科大学,停办理科。圣约翰大学则撤消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于是,师资紧缺的数学系得到许多著名教授的支援。9月和10月先后来校的有:

复旦大学副教务长李锐夫教授。交通大学孙泽瀛教授,武崇林教授, 雷垣教授, 周彭年讲师。同济大学理学院代理院长数学系主任程其襄教授, 吴逸民副教授, 陈昌平讲师, 李汉佩讲师。圣约翰大学数学系主任魏宗舒教授, 陈美廉助教; 此外还有3名三年级学生(王慧怡, 朱金乐, 杨惠南)进华东师大后读三年级。 山西大学数学系主任钱端壮教授。浙江大学有曹锡华副教授来校。 朱福祖副教授于1952年10月由同济大学先调安徽大学, 1953年8月从安徽大学调入华东师大。

学校任命李锐夫教授为副教务长, 孙泽瀛教授为数学系系主任, 钱端壮教授为副系主任。

这批名教授的到校,大大提高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知名度,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西门堂到数学馆

1952年,数学系招收新生及调干生共计100名, 其中本科60名(实际报到56名),专科40名。由于学校发展迅速,校舍不敷应用。数学系和物理系化学系一起, 临时搬到华东师大分部(原圣约翰大学的西门堂, 现属华东政法大学)办学。在西门堂呆了一年后于1953年暑期搬回中山北路校本部。 数学系办公室在文史楼后面三排平房的第三排的几个房间, 那里现已拆去盖成食堂。1954年,数学馆落成。数学系占用二楼,一楼为外语系。

1953年,继续招收本科生。由圣约翰并入的三年级学生王慧怡、朱金乐留校工作。

这一年,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招收数学分析研究生班,程其襄、李锐夫两教授为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招收高等代数研究生班, 由张禾瑞教授负责)。研究生班的目的是为全国师范院校培养数学系基础课的师资。第一届数学分析研究生班招收15人,分别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1954年招收了第二届数学分析研究生班。

数理化三系成立党支部, 由吕海屿负责。专科班学生潘洁明成为我系第一名学生党员,并提前一年留校担任政治工作。

开始科研与进修

由于数学系教授阵容坚强,在学校和数学系领导的带领下,教学科研很快走上轨道。我国著名函数论专家武崇林教授,曾在交通大学讲授实变函数论课程, 影响了物理系的学生吴文俊走上数学道路。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后,身体一直不好,不到一年便去世。他没有在师大开课,只在系里作过一次有关实数理论方面的学术报告。 那时,程其襄、钱端壮、曹锡华、陈昌平等组织讨论班,读Carathéodory的《Conformal Mapping》。在学习苏联的口号下,大多数教师开始学习俄语, 很快取得成效。雷垣、曹锡华、李汉佩、周彭年等翻译了里亚平的《高等代数》,1953年秋季开始在一年级使用,后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54年夏天,专科班的郑启明、王鸿仁、潘曾挺、赖助进、朱念先担任助教工作, 滕伟石留在系里搞学生工作,教员人数大幅度增加。

这样,到1953年秋天,华东师范大学已经组建完成。由同济大学设计的高标准的数学馆正在建造,大家对数学系的未来充满信心。


注:在1953年前后,先后因各种原因来华东师大数学系的教师还有:
黄淑芳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来的, 1956年升为讲师, 1967年7月调上海电力专科学校), 周正教授(之江大学代理校长, 1955年调上海师范学院), 范际平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时来的, 1953年调上海师范学院), 孙志绥教师(1956年调长春师范专科学校), 陈仲谦讲师(1958年调北京中等专业教师进修学院), 陆慧英讲师(1958年8月调合肥师范学院)。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