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哲邮票设计的色调运用
李身铎
孙传哲设计的邮票构思精巧,寓意深邃,在色调应用上具有深厚的功力和特色。他能灵活地以题选色,
设计出的邮票有的绚丽多彩、瑰丽辉煌;有的清雅淡洁、古朴静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色调运用除遵循一般准则外,
还富有自己的特色。
不同的历史时期,孙传哲设计的邮票都具有相当的时代特征, 反映了各时期社会美学观和审美观。
1.新中国成立初期,邮票设计深受前苏联 的“社会主义的现实”影响,其基本要求是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可以“有意识地夸 张和突出地刻画一个形象以更加充分地发掘典型的东西”。这时期孙传哲设计的邮票一般相当写实, 而特殊题材的邮票又颇夸张。他善用红色寓意革命和喜庆。如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图1),以大红作为基色。 又如纪47《人民英雄纪念碑》红底色衬托洁白无瑕的英雄纪念碑。特13《努力完成第一个五 年计划》背景配以瑰丽、明亮的色彩,展示灿烂美好的远景。
|
|
|
|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2.1957年前后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双百方针,邮票选题开始出现了一些轻松的内容。孙传哲这时期设计的邮票色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浓郁、灵活多变。如特57《黄 山风景》(图2)用不同色的天空作背景,衬托五颜六色的奇峰怪石、虚无缥渺的远山和白云、古朴刚 劲的青松,使邮票层次分明、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又如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主题采用 了暖色调,优美的舞台造型配以艳丽的服装道具,使邮票精美传神。
3.“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文艺和美术思想中偏面地 理解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社会上的“红海洋”也反映在孙传哲设计邮票色调的运用中,以红色为主,为了突出领袖和工农兵的 高大形象,常以黄色和天蓝色衬托。
4.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文艺中高、大、全的表现方法 已遭到摒弃,对社会生活的表现从仰视变为平视,孙传哲设计的邮票色彩十分丰富,大红色减少,一般采用较清雅或浑厚的色调。 如T42《台湾风光》(图3)、J51《国际档案周》、J55《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大都运用一些保守或中间色。
中国的阴阳五行哲学,渊源深远,五行色在民间各具身份与 性格、品质的象征。如红色表示忠勇和炽热,黄色高贵和猛烈。孙传哲非常善用这类色彩,在前期邮票的设计中最常见的是红色,每 套中几乎总有一枚是红色的。我国传统中象征神权和皇权的黄色, 他运用在新中国邮票中,如特1《国徽》(图4)以黄 色网纹作底色,象征国家权利,寓意国徽的灿烂光芒正照射着中华民族,使邮票显得庄严、朴实、鲜明,又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
在特57《黄山风景》中,采用影写版以明亮的黄色或 朦胧的浅灰色作背景,渲染了黄山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自然景色、气象万千的云海和虚无缥渺的远山; 采用雕刻版与山峦和古松一致的重色,展现黄山奇峰怪石和古柏苍松。两者结合,则柔相济,使邮票层次丰富、色彩浓艳、 气势壮观。又如T56《留园》(图5),中国画的勾线用笔与西洋画的瑰丽色彩,使方寸中的留园池水明净如镜,粉墙漏窗相映成辉, 楼阁廊房富丽堂皇,将留园布局紧凑而富于变化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