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见亲闻的张奠宙教授的妙语靓事

邹一心

我有幸与张先生有几次零距离接触:共同编辑《数学教学》杂志;早期向他学习“现代数学”,赴日参会研讨;后期赴京研制全国数学教学大纲,编写上海一期课改数学新教材。从中我亲眼见证了他独树一帜的开创性研究,其中既有平面的——系列著作,也有立体的——步步领先的眼界和行动。至今还记得一些妙语金句,与大家共赏。

一. 妙语金句,表达了教育观

1. 办杂志要三提倡、三反对、一沟通、一专栏

在《数学教学》定稿签发时,张先生边阅边议:要提倡第一线教师写稿,写文章不能光靠拍脑袋,应该有实验,用数据说话;要提倡数学系教师写稿,这是数学系的传统,如老前辈孙泽瀛、李锐夫、程其襄等先生都写过,教师出国回来都要写一篇,如曹锡华先生这样;要提倡写有新意的文章,反对白开水文章、八卦式文章、无病呻吟的文章;反对“浅谈”类的文章,没有深入研究不如免谈;反对高考中的题海战术,炒冷饭,杂志不要去凑热闹。

要加强作者、读者和编者的沟通。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征求读者意见及建议,评选最佳作者和最佳文章;每逢五逢十杂志年庆要以特约稿、专家访谈、纪念专文等方式扩大影响。

杂志要根据社会热点开辟新专栏,例如张先生亲自主笔的“编后”栏目,文章短小精炼,针砭时弊,颇受读者欢迎,反响很大。

2. 请国际著名数学教学专家弗赖登塔尔来华讲学

八旬高龄的弗翁,由陈昌平先生、张奠宙先生从荷兰远道请来讲学,唐瑞芬先生不仅是翻译,而且参与重大讨论与参谋。由张、唐两位提炼成的中式短句,例如,“数学分为思辨性数学与程序性数学两类”;数学教育要“数学化”,要“再创造”;在强调数学教学的价值时,批评把“火热的思考变成冰冷的美丽”。这些短语言简意赅,现已广为流传。

3. 搞数学教育改革,要学习舞台上的梅兰芳

在北京参加全国大纲关于“复数”及“平面几何”讨论时,当时正值反对教材的繁、难、偏、旧,一些人主张改革要大刀阔斧,复数内容只字不提,连根拔去。记得张先生在会上大声疾呼:内容要更新,但基础决不能削弱,要谨慎处理平面几何等内容,学习舞台上的梅兰芳—步移身不移。

4. 把高中的空间向量教学总结成16字

在陈昌平、张奠宙等先生大力提倡下,向量内容虽首次进入上海市初、高中教材,但是,怎样在教学中与原有的欧氏几何内容和谐相处?前无模式可仿。当时在小范围讨论时,张先生归纳成:直观认知——操作确认——逻辑论证——度量计算的16字。他在《数学教学》上发表“话说向量”,并撰文为向量首次进入上海市初中教材叫好。

5. 要精通数学,否则“数学教育学”只能烧成“盖浇饭”

张先生在早期编写一份有关“现代数学”的讲义时说:“数学教育学”不等于“数学”盖上“教育学”,如果作者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就无法把数学与教育学两者溶为一体。

1998年参加国际会议时,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先生问:“综合性大学教物理与师范大学教物理,有什么不同?”张先生当场回答:“师范大学的教授应该善于将课本中的学术形态转变成教育形态,使得学生易于接受。”

二. 领先一步,见证了治学观

张先生不仅敢于领先,且善于领先。

1. 领先寻找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的结合点

早在1984年,连续5届,张先生他自编讲义,主讲“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我曾参与教学,并加以补充。这份讲义最后成书出版。现在回头看30多年前的观点尚有不尽人意之处,曾想再写个删节本,后未如愿。

2. 领先研究“华人数学教育”

早在1992年,随张先生受邀同往日本,在“中日数学教育共同研究会”上,我亲自听到他的论文报告中提“东亚数学教育学派”的观点,从此启动了深入研究“华人数学”的课题,带着“华人数学教育”“东亚数学教育”特色的研究逐步走向世界。

3. 领先编写和出版数学教育类教材

《数学教育学》,起始于1985年,曾与历届研究生、进修教师举行了多次的讨论班,逐步积累材料,经几次改写才成书。被普遍认为是较早较有新意的一本数学教育学教材。

《中学几何研究》、《中学代数研究》写作起自2002年,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学教育系列教材。本书的编写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体系、材料、观点许多也都是最新的。

《数学文化教程》,是一本与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初等数学都不同的大学通俗数学,尝试改变以往数学只是理科学生独享,而与文科学生无缘的局面,尽量为学生把难啃的数学牛排烧得“酥软”一些。

4. 领先提出《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并成书出版。

张先生曾担任研制全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两组长之一,上海教材审查组组长,曾主持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长达15年,连续参加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并发表演讲,又主编《数学教学》专业杂志三十年。在不断进行中外对比的基础上,把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提炼出如下6个特征:“导入教学、尝试教学、师生互动、变式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从‘双基’到‘四基’的教学特色”,这些特征,既与国外先进理念相衔接,也体现了本土化的创新。

以上举例,挂一漏万,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概括出张先生的治学之道是“永不知足,敢于善于领先”。尤其时至今日,还笔耕不止,令人叹服。

结束本文,值得提及的是他一贯对同事、朋友、晚辈的帮助和提携,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众有同感。

张先生近两次住院,都愉快邀我合影,且用手机传给我照片,要我比较两年来的变化(见图1、图2)。2018年8月27日,他在病床上用歪歪斜斜的字体为我签名赠书(见图3)。

今日怀念张先生,不胜伤感。

1

图1

2

图2

3

图3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