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级校友毕业60周年汇报

吴光焘

我们1953年入学,1957年毕业。入学时有150位同学,分三个班,后拆分为二个班,三年级又拆分为五个班,因而同学间互相极为熟悉、友好;又因为约有三分之一同学是由中师保送来的,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切磋也多,更增进了友情。我们从草棚教室开始到搬进数学馆113、201教室;宿舍从新盖的三、四宿舍到五、六宿舍,再搬回二宿舍;教过我们的老师有钱端壮、曹锡华、吴逸民、徐春霆、陈昌平、施孔成等??????;我们的毕业证书是孟宪承校长签发的,红绸封面还附四年的成绩单。

毕业时130位同学分配到:青海2人、广西9人、黑龙江11人、辽宁19人、安徽12人、山东12人、陕西9人、浙江10人等十几个省市,上海就留了约30人,其中留校4人;当时分配到高校的约30人,多数在中学任教。

130位同学,有8位失去联系、47位不幸去世,现在还有联系的75位都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了。我们分别在1990、91、93、97、2001年在母校,02年在西安、03年在桂林、04年在南京、05年杭州、06年在大连、07年毕业五十周年在母校共有过十一次聚会。

2013、14年我们编了《Math同窗甲子情》一书,纪念入校六十周年。同学们回忆了在校四年的学习生活点滴和毕业后五十多年的生活情景,这一篇篇文章触及我们心灵的深处,那几百张照片勾起了甲子情的点点滴滴,真难忘呵,同学们!

今年是我们毕业六十周年,借着数学系校友联谊会成立之际,我们决定在十月二十八日举行毕业六十周年的第十二次聚会。发了通知,75个人(其中1班13人、2班15人、3班13人、4班14人、5班20人)有六十七人给回应,虽然不少人因健康之故请假不能来,但都表达了对聚会的向往和遗憾之情,并衷心祝愿聚会成功和对老同学健康的关切之意,也有些是因无人陪同而不能与会。老同学完全能理解,毕竟都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需要家人的陪伴才能行动的。这次与会的共十九人,他们是:北京的张澍芗夫妇、西安的张肇炽夫妇(大家祝贺他们新婚幸福)、苏州的闻保坚、刘德珍夫妇(女儿陪同)、温岭的叶恩光夫妇、临沂的叶伯诚(儿子陪同),只有张家港的刘儒华和杭州的刘镇国是一个人来的,他们的健康是同学们很钦佩和羡慕的;上海的宋虎盛由儿子陪来,其余的董纯飞、秦亚林、金志华、徐玉芬、刘红珠、鲍修德、李绍芬、方朝臣、曹春荣和吴光焘(鲍李借了个轮椅来助步)都是一个人来的,看来健康还是可以的(当然各人病痛还是有的)。叶景蕴给老同学写了封信表心意,王惠秋快递给与会同学她手装的每人一小袋糖果和长生果,还在群里发《同学之歌》,并把歌谱复印给大家,友谊之情的深厚让人感动。

我们十九个人和家属在河东教工食堂相聚,两张长桌挤坐着,纷纷握手问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都庆幸在高龄之年还能欢聚一堂,共庆毕业六十周年,是多么不易,也说明我们的健康还可以;大家还关心着没来的同学的情况,纷纷交流着各自知道的信息,祝愿各位老同学保养身体,争取有机会能再相聚!

老同学一直比较关心的、多年单身的张肇炽于2015年与刘玉萍大姐喜结良缘,这次与老同学欢聚,大家衷心祝愿他们生活美满,为老张能老来有伴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

我们的聚餐比较简朴,只有家常菜肴;但有宋虎臣带来的茶叶,以茶代酒;长桌上端盘分菜,更显得亲密无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友谊深情绵长;愿我们老同学能长命百岁、友情永相聚!

饭后,我们在文史楼前合影留念;李绍芬把背景换成了校门口,更是意味深长……;为大家便于相认,在合影照片上标上了各人的名字,题写了“毕业满甲子,同学情更深”的标题。

合影后,部分同学和大家依依惜别,其余同学就到大礼堂参加数学系校友联谊会的成立大会,这是庄重而温馨的大会,校领导讲话并授旗、揭牌,系领导讲话和联谊会理事讲话等;与会的各届校友纷纷相互握手问候和庆贺,我们是五十年代的、也是母校第三届毕业生,与各届老同学举手机合影留念,共同祝贺联谊会成立,我们今天也是“回家喽”啊!会后,如鲍修德还补拍了学士照;晚饭后又在大礼堂观看数学系同学演的话剧《黎曼的探戈》,九时许散会,我们的第十二次聚会也在握手道别中,画上了句号;期待着以后的再相聚……!

又:我们建了手机“数学57届”群,欢迎你加入,以18918058966为群号,群主是吴光焘,现已有35人了,热烈欢迎!

1

前排左起:刘玉萍,李绍芬,张澍芗,吴光焘,徐玉芬,刘红珠,刘德珍,叶恩光夫人
后排左起:曹春荣,金志华,张肇炽,叶伯诚,董纯飞,闻保坚,宋虎盛,刘儒华,刘镇国,叶恩光,秦亚林,鲍修德,张澍芗先生,方朝臣

点击下图可下载观看精美影集: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