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孙先生离开我们也有30年了,故人似乎渐行渐远。但是我们觉得孙先生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着。作为他在华东师范大学时期的学生,回忆点滴,以纪念他的100周年诞辰。
孙先生的经历很不一般。他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曾去日本跟随著名几何学家漥田忠彦攻读博士学位,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回国,曾任重庆大学教授,以后转去美国求学。 他1949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迅即回国,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教授。
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筹建之际,就专请孙泽瀛先生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孙泽瀛先生正式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他担任数学系系主任一职, 直至1958年调任江西大学数学系系主任为止,前后历时六年多。我们在此期间,有幸和孙先生近距离地接触,聆听他的见解,得益良多。
记得在一次新生入学的开学典礼上,孙先生谆谆教导学生,数学系的学习应该是:往上要理解数学的高深学问,往下则要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也就是要“上通数学,下达课堂”, 这正是今天的数学教育所提倡的一项基本原则。
我们有幸亲聆孙泽瀛先生的教诲,三年级时他教我们“近世几何学”,他的讲课表述清晰、语言简洁、条理清楚,尤其是他的板书,一节课结束,黑板上留下的恰是一份体系严谨的内容概述, 整节课的头绪一目了然。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知道了Klein的Erlangen纲领,初次接触了变换群与几何学、不变性质与不变量,为我们进一步学习、钻研几何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孙泽瀛先生的领导下,五十年代的华东师大数学系成了几何的兴盛时代。从开设的课程看,一年级解析几何,二年级初等几何,三年级近世几何,四年级几何基础;这连续四年一贯的几何学习, 为未来的数学教师打下了扎实的逻辑基础,培养了宽广的空间想象能力。华东师大数学系的几何学教学成果,也辐射到全国。按照1950年的全围高师院校数学系不成文的课程建设分工, 北京师大负责代数(张禾瑞先生领衔)和初等数学研究(傅种孙先生领衔),华东师大则负责分析(程其襄先生、李锐夫先生领衔)和几何(孙泽瀛先生领衔)。因此, 孙先生编写了《解析几何学》与《近世几何学》两本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当时的师范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1956年又在华东师范大学较早开设了培养高校师资的几何研究生班, 孙先生讲授“射影几何与射影测度”课程,并采用英文原版作为教材,为全国各地的高校输送了许多人才。
孙泽瀛先生为人热情、豪爽,心直口快,当年有人形象地描述数学系的正、副系主任说:孙泽瀛先生是“方”的,钱端壮先生是“圆”的,彼此互补。孙先生尽心培养年轻的后辈, 让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参与“近世几何学”讲义的编写。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有关习题,都毫无保留地倾囊提供。
孙先生待人真诚、友好,在他任系主任期间,数学系教职工总会抽空聚餐或是共同出游,同事之间坦诚相见、和睦共处。回顾这些年,我们数学系的小环境一直保持着健康、和谐的氛围, 师生、同事之间一直维系着团结、友爱的传统,饮水思源,乃是早年孙泽瀛先生所播下的种子。
孙先生在华东师大的6年中,经历了1956年“向科学进军”的洗礼,也受到了“反右斗争”的冲击。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他始终坚信自己对建设一流师范大学的信念:既要抓好数学前沿的科学研究, 又要注意发展数学教育方向的建设。因此,他大声地宣称:“师范大学的科学研究要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现在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学术天平上没有师范与非师范之分。但是在五十年代, 许多人强调“师范性”,主张一切为中小学服务,师范大学要办到农村去,到车间去,尤其反对进行“脱离实际”的纯粹数学研究。一时间,甚至将“向综合性大学科学水平看齐”的观点, 提到了学校“方向路线”之争的高度。孙先生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可是他一直坚持着,直到他奉调去江西大学(一所综合性大学)任教为止。
实际上,孙先生在提倡高水平科研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普及性的、为中小学教师服务的工作。可以说,孙先生切切实实地抓了师范大学的“师范性”。他不仅是口头提倡,而且身体力行。 以下的两件事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一件是1953年出版的科普读物《数学方法趣引》,由孙先生主编。书中介绍的柯克曼女生问题,引起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学生陆家羲(后来是包头市九中物理教师,1935一1983)的注意。 1961年陆家羲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 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不幸的是陆家羲于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1987年,国家追授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孙先生和陆家羲虽然未曾谋面, 这件事却成为当代中国数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另一项影响深远的面向中学的大事,就是《数学教学》杂志的创办。1955年,正当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的时刻,他一面倡导科研论文的发表,一面倡议和主持《数学教学》的创办, 他认为这是师范大学应当为中小学老师做的一件实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份杂志的编辑出版方针,依然维持着当年的宗旨: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服务读者,没有被功利性的应试教育浪潮所吞没。
先辈已远去,但亲切的教诲依然历历在目、声声入耳,在脑海深处留下了永远的铭记。在孙先生100周年诞辰之际,愿借《数学教学》一角,发表以上的文字,以作纪念。
本文原载于《数学教学》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