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奠宙先生是我的终身导师

—— 为张奠宙教授80岁生日而作

倪明

说明:本人于2012年协助华煜铣老师组织函数论教研室为张奠宙老师祝寿活动,2013年较早地知道要举办未来十年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暨为张奠宙教授八十华诞庆祝活动,遂有写本文的想法。初稿写于2013年5月,之后有几次略作修改,未于公开。2018年12月20日,敬爱的老师不幸去世,重读此文,个别字作了修改,增加了图片。现公开发表,以示纪念老师,感谢老师的帮助。

1

2013年9月 上海外滩

(点击图片可见清晰原图)

我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认识张奠宙老师的,至今整整30年。大学毕业后,我先在数学系办公室工作5年,然后在教育部设在华东师大的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工作3年,之后一直在学校出版社工作。30年来,张老师一直在指导我,帮助我。他对我所做的一切,影响我的一生,是我永远的终身导师。

张老师生于1933年。他于1954年进入华东师大数学分析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如大家所说,他是基础数学、现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三栖教授”。我有幸在1980年入学华东师大数学系本科,成为他的一名学生。毕业以后,尽管我们成了同事,没有像研究生那样与导师之间的那种师生关系的名分,但张老师一直在指导、帮助我,是我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引路人。张老师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提携后人,在圈内是出了名的,我是他的大量“实际上学生”中的一名普通受益人。

我第一次请求张老师帮助的时候,张老师并不认识我。那是1983年的冬天,我大四的第一学期,我们团支部要过一次组织生活,想请一位老师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我们年轻人谈谈人生、理想。我辗转见到了张老师,提出我们的要求,他爽快地答应了。活动在晚上,他介绍了他对数学专业的认识,他的求学经历,他的理想与追求。虽然主题围绕着人生理想,却没有八股式的说教。

接着是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张老师为我们开设了一门选修课——《现代数学选讲》(在这门课程的基础上,后来他与邹一心老师合作出版了《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我选修了这门课程,并担任了课代表。这样一来,我就名副其实地成了张老师的一名学生。

2

1984年2月,张老师的名著《二十世纪数学史话》出版。有一天,我在数学馆的大厅里碰到张老师,就问他:“听说您最近出了一本数学史方面的书?”他说:“是的,你对数学史感兴趣,过一段时间我送你一本。”没过多少时间,他就送了我一本。扉页上签有“倪明同志惠存”。对我这样一个农村来的“小孩”,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

3

我在大二升大三的时候,问辅导员孙丹薇老师,我们毕业后是怎样的去向。她请主持七八级毕业分配的辅导员李士锜老师告诉我,基本上是做中学老师。于是,我在大学的后两年一直在为做中学老师作准备,选的课程基本上也是与当中学老师有关的,张老师的《现代数学选讲》就是其中的一门。可是人生的轨迹充满偶然。大学毕业前夕,辅导员告诉我,系领导决定我留校,接替乔理老师,做办公室的教务员。那时,我脑子里只有做中学老师的打算,面对教务员这类事务性工作,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我找到张老师家,请教他对留校做办公室工作的看法。张老师的意见很直接,他说:“你想做中学老师,说明你对数学教育感兴趣。在办公室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做一些数学教育研究。在大学工作,资料丰富些,机会也会多一些。有很多工人作家,白天上班,晚上、休息时间搞创作,这样的事例挺多的。现在,我们国内关于数学教育史的研究是一个空白,你可以选择这个方向,平时收集一些资料,做一些积累,坚持十年,一定会有成绩的。”张老师的话打消了我犹豫不决的念头。

上班之后,我确实在业余时间做一些数学教育方面的工作,也确实跟着张老师在数学教育史方面做过一些学习和研究。学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资源,是学术研究的好去处。图书馆的一些阅览室晚上和休息日是不开放的,只有工作时间才能阅览。为了能有时间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我向系领导提出了每周有半天时间去图书馆的要求,善解人意的领导爽快地答应了。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张老师,他抽出时间陪我去图书馆,告诉我查阅哪些资料,如何查阅资料,可谓是手把手教我。刚开始查阅“五四”前后的老杂志,碰到很多繁体字,我基本上不认识。张老师鼓励我,“多看看会适应的”。的确,大约半年之后,我基本上能读懂了。张老师带我去了几次后,我就自己去,对收集到的资料,我会向张老师汇报。收集的资料有:早期《科学》杂志上的一些文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学入学试题,民国前后的数学教材及相关介绍等。在《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有关“抢三十”的文章,我有点兴奋,因为在大学时我们自己创办过一本班级刊物,叫《窗内窗外》,我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当然,同一个话题的文章相隔了半个世纪。

有一天,我到张老师家里,他给我看一篇文稿,并告诉我:“这篇文章用了你收集的一些材料,我们一起署名。你认真看一下,修改一下后寄出去。”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二十世纪的中学数学教育》,后来发表在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数理化信息(1)》上。这是有我署名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后来看到这篇发表了的文章,是在一个秋天的下午,在张老师的师大二村2号的朝北书房里。人生旅途上的细节,当事人永远不会忘记。

之后的一段时间,张老师主要指导我关注数学教育史,数学系资料室的黄英娥、糜其明两位老师也参与了一部分工作。我们在《数学教学》上联合发表了《中国现代数学教育历史概述》一文。与此同时,我还在张老师主笔的《中国现代数学史话》(广西教育出版社)中写了两三篇,在《近代数学教育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写了三篇。这些都是在张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

4

我工作的第二年,张老师就带我到上海辞书出版社,商谈出版数学家辞典的编写事宜。原计划是一套丛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好几个学科,每个学科一本。数学分为三部分,古代部分由辽宁师大的梁宗巨教授负责,近代部分由中科院的胡作玄教授负责,张老师负责现代部分——1870年以后出生的数学家,其中的俄苏数学家由我来完成初稿。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此书来来回回地不断修改,光是作者校对就有二三次。2000年,《科学家大辞典》总算问世了。在这过程中我收获很多,学到了如何获得第一手资料,怎样来辨别史料的准确性,明白不同图书括注数学家原文的差异是如何造成的,体会到了编纂工具书应有的严谨态度。

5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又与王善平、马国选、林磊等老师编写了《现代数学家传略辞典》。

6

1990年之后的三年多,我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工作,张老师也出国访问两年,我们的交往相对少一些。数学史的研究也就放下了。

1993年,我来到出版社。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大的转折。张老师对我的帮助则更多。第一次的编辑策划,就是《中学数学问题集》的出版。

当时的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请张老师用新颖的“数学问题”驱动,倡导应用题、情景题、开放题的教学,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张老师的介绍,我参加了有关学术研讨会,了解到这本书稿的进展情况,争取到了这本《中学数学问题集》的出版权。我计划出一套三本的《中学数学应用丛书》。另外两本是《初中数学应用题基本训练》和《高中数学应用题200例》。

7

三本书中最早出版的是初中的那本,主编是张老师。张老师在框架设计、题目选择和统稿等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撰写了文字优美的“寄小读者”,为广大读者和出版者称道。他还特请他的中学同学——戴再平老师给予支持和帮助。

这套图书是我在出版社工作以后自主策划的第一套书,很快重印,后来还被评为畅销书。特别是这套书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台湾九章书店的孙文先先生与张老师相熟,先要走了《中学数学问题集》繁体字的出版权。以后另两本的繁体字版也刊行了。这几年,我做的书,版权输出已达三四十本。因此而获得“上海市版权贸易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对我而言,什么样的书可以版权输出?张老师的工作就是榜样。在这一点上,张老师是我的领路人。

8

张老师提携年轻人的方法是压担子,对我而言,就是参与编写工作。当时张老师主持的《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进入了统稿阶段。张老师要我参与统稿工作。对我来说,这事正好与编辑工作相接近,就乐意地接受了。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对待,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如表述的一致、资料的核对、名词的规范、译名的统一以及人名索引等。这次实践,我很有收获,对以后做学术图书的编辑工作很有益处。过了几年,这本书脱销,修订后再版。在第二版中,我参与的工作相对也多一些,张老师在征得其他副主编同意之后,把我也列为副主编。

9

这样的经历,也许比做一个在编的研究生得益更多。

张老师作为国内有影响的现代数学史专家,不是只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而是直接走访名家。他以《二十世纪数学史话》结识了杨振宁和陈省身两位科学大家。有机会到美国向他们当面访谈请教,还走访林家翘、王浩、周炜良、樊畿等名家。他用第一手材料撰写了一系列现代数学史作品。我有幸出版了他的代表作《20世纪数学经纬》。

10

1998年,我们出版社出版了由张老师编辑的《杨振宁文集》,社会反响很好(后来,此书被有关权威机构评为改革开放以来30年最有影响的300种图书之一)。于是我有了出版《陈省身文集》的念头。在他的努力下,我如愿以偿。在编辑《陈省身文集》过程中,我有机会与大师通信、通电话,了解细节,核对史实,商量进度,汇报进展等。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三次与陈先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现在,陈省身先生已经故去多年。张老师也步入耄耋之年。每每回忆当年的经历,总是感慨万千。

11

12

在张老师和李士锜老师的主持下,我们出版了一套11册的“数学教育研究前沿”丛书,这套丛书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

我在出版社工作中,前期做书的面要宽一些,后期主要做一些学生读物、教辅图书。我提出了出版“学术教辅”的概念,希望在我们的教辅出版物中能体现它的学术性,有学术含量和学术规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书的内容,肯定图书的价值,有好几本图书请张老师作序。张老师有求必应,快速高效,我和作者都很感激。这些图书是:

熊斌、陈双双的《解题高手•高中数学》;

虞涛的《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熊斌、张思明、任升录的《中学数学原创题集》;

黄坪、尹德好的《高中数学题根》等。

最近,我和孔令志编辑了他的《张奠宙数学教育随想集》。这本书分数学小品、热点评论、往事萦怀、序言集萃、编后漫笔、乡情杂忆七个部分。书中不少文字我是熟悉的,这次重读书稿,每读一次都受教育,再读一次总有收获。他的论述虽然是关于数学教育的,但对我做出版工作也很有借鉴意义。比如: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优势,“不要捧着金饭碗讨饭”。

13

如今,我常去张老师那里,他总会谈到对数学教育的一些看法,也会问及我的工作情况。两年前,当他知道我已取得编审职称时,希望我在专业上继续成长,他说,你在工作岗位还有12年,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在4个方面有所发展。

1.对出版编辑方面的钻研。

2.对教辅书的研究。教辅书能存在,自然有它的必要性,它在教学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教材、科普、教辅是三大支柱。国外有考试书,完全可以做一番研究。在大众的媒体上,可以写一篇给家长、学生选择教辅书的建议。可以与同事一起来研究教辅书的价值,出一本书。

3.在数学应用题和原创题方面的研究。最近的PISA考试,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外国人会关注我们是如何学习的,也许这里会有商机。

4.关于俄罗斯数学教育方面的研究。一个人做的事情,需要坚持,别人不能做,做不了,你可以做,这很好。一个人应当做与别人不一样的事情。

他还说,相信自己,会成功的。

张老师总是不断地鼓励着我,就像我刚刚工作时那样。

今年,是2013年,张老师80周岁。他常引用笛卡儿的话:“我思故我在。”又补充说:“我在故我思。”

回想30年前的张老师,身材魁梧、学识渊博、思维活跃、助人为乐……今天的张老师,思维清晰依旧,键盘不停,成果斐然,提携后学,弟子盈门。在大家的心目中:

张老师是一位数学家;

张老师是一位数学史专家;

张老师是一位数学教育家;

张老师是一位科普作家;

张老师是一位文学家;

张老师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

我为我有这样的老师而骄傲。

14

2013年4月 于张老师住所黎景苑

在此,我对30年来一直关心我成长,给予我极大帮助的张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祝张老师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