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校庆,追忆我的老师们!

路耀宗

看着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六十周年校庆公告,不觉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下来。

自1951年10月16日以来,以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为基础,共调入七所高等院校的十四个系科组成一所完整的、各系科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居华东地区甚至长江以南地区的领头雁地位。 当我们这一届1959年进校时,华东师大已跻身于当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

五十多年前,回顾我们这群时代青年经过五年的艰苦学习(当时我们59届是作为教育部批准的首届五年制试点),于1964年夏毕业后服从祖国分配走向四面八方,去为新中国的下一代贡献自己的青春,立志做一支红烛, 点燃自己去照亮新中国的教育康庄大道。

我们这群有志青年在各自的教育岗位上,或站讲台,或带班级,或编写教材,或继续攻克数学尖端,或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个个都是教育战线上独当一面的骨干和精英。辛勤耕耘了大半辈子,如今过了花甲之年,进入古稀了!

岁月沧桑,眼看“桃李不言天下满”,看着自己被粉笔灰染白了的两鬓,真是无穷思绪。每当“5907”(即59届数学系)校友会的同学相聚的时候,大家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

回忆在大学学习生活的五年历程,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两点可飨年轻的求知者和朋友们。

一、刻苦的学习精神与严谨的治学之风

我们这群五十年代的知识青年在大学学习的五年内,对待功课是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扎实打好基础,勇向尖端科技攻坚。大学一、二年级时,根据高教部的大纲,基础课程就有十七门之多,除了数学的基础课程外, 还要学习物理学的量子力学、无线电电子学等;英语除公共英语外,要求通读英语的数学专业书等。校园里,阶梯教室、阅览室、图书馆到处都可以看到埋头解题的数学系学子。当然学校方面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师资力量, 全国有名的教授:李锐夫教授执教《复变函数论》,程其襄教授执教《实变函数论》,魏宗舒教授执教《数理统计》,钱端庄教授执教《微分几何》,朱福祖执教《高等代数》,陈昌平执教《数理方程》, 曹锡华手把手地指导我们五年级代数专门化的论文课题研究——“抽象代数学”。

这样五年的大学生活真是得益匪浅,且不说所学的知识能有百分之几应用于实际科学研究或教学实践中去,单就五年中培养了刻苦钻研的功夫与学习习惯,单就养成了一丝不苟的治学之风这一点就是一生一世受用的了。

二、治学必先治人——为人师表与踏实做人

五年的在校生活,我们不仅培养了严谨的治学之风,更受到了思想熏陶。当时的华东师大提倡的是朴实的生活作风,良好的思想道德,实事就是的工作作风,认真踏实的为人处世。记得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常溪萍同志处处以身作则、平易近人, 经常深入学生食堂、宿舍,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与学生一起打篮球,为搞好卫生,美化校园,常溪萍同志个人承包一只垃圾箱(你现在听说过哪个大学的校长承包垃圾箱的吗?)。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极大的威信,成为师生们的楷模, 重要的是领导的这种表现不是做秀,而是潜移默化地让处在学生时代的我们学会了今后如何做一个为人师表的人,这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的人民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当我们这群青年成长起来,踏进了社会,在大学里已打造好在思想上的过硬,学习上的良好学风,使我们在一个个风浪中站稳了,没有趴下,并且能够带领我们的下一代、下一辈继续拼搏在当代更加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这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借校庆公告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携子之手,共庆华诞;执子之手,再报春晖”。


作者路耀宗是数学系1964届校友。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