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才的传奇

— 考研篇

李克正

前面说过, 肖刚不想搞语言专业。他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到 1970 年代初, 他开始学数学。此后可谓进展神速, 这多少受益于他的英语, 因为那时国内数学书籍匮乏, 而肖刚可以直接读英文书, 这有助于避免国内文献的局限。例如他学代数就是从 Serge Lang 的书开始。他读过的书涉及很多领域, 在他后来的研究工作中, 偶尔会显露出其他领域的功底, 例如他对曲面自同构群的研究, 就有坚实的表示论基础支撑着。

肖刚插队辗转换了几个地方, 1976 年最后一次招“工农兵学员”, 公社送他到江苏师范学院 (现苏州大学)外语系学习。尽管肖刚对当工农兵学员没兴趣, 也不想学外语, 还是顺从了命运的安排。他入学后经常是不上课躲在寝室里, 别人对他颇有微词, 但他考试总能通过, 所以对他也没有太苛刻。

四人帮倒了, 肖刚感到了科学的春天。 他非常希望能有真正的学习机会, 就写了封信给科学院, 附上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写的一些东西。当时的院长方毅看到了这封信 (这里的内幕我没有考据清楚, 不过当时这类破格的事不少), 批示交中国科技大学处理。于是肖刚的资料就转到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

科技大学是因为文革被“下放”到安徽的, 后来政治空气没有北大清华那么浓, 老师们做些研究还不至于挨批。曾肯成等老师们看了肖刚的材料, 觉得可能是优秀的人才, 决定去考考他。 他们出了几张考卷, 有初等数学,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等。由两个老师带着到苏州去面试, 连考了三天, 没有把肖刚难住。

这里需要指出, 那些考卷可没有今天的考研试卷那样的容易题 (甚至放水题), 实际上那几个出考卷的老师都是出难题的高手。例如下面的这个题目:

“设 A, B 为 n 维空间中的两个互不相交的有界闭凸集。证明有一个超平面 P 使得 A, B 分别在 P 的两侧。”

恐怕现在考研 (即使是考博) 试卷中没有这么难的题目。

考过以后, 科大立即决定录取肖刚做研究生。当时国内的大事是文革后第一次大学招生考试, 研究生招生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有科学院领导的支持, 科大敢于率先做此事。 由于有方毅的批示, 说服了江苏师范学院放肖刚去科大 (据说他们事后后悔了)。

于是, 肖刚就成了文革后招的全国第一个研究生。

顺便说一句, 1977 年全国只有中国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招了研究生, 而且都只是数学系。中国科技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特别批准, 一共招了 3 名; 复旦大学则是教育部特别批准了 15 个招生名额。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