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春,数学系筹建运筹学组力学组等教改组织,我被抽调到力学组,方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流体力学内波的发生机理。
在当年“三面红旗”大跃进的氛围中,1960年5月30日至6月10日我和力学组陈信漪老师虞琴棣等学姐学兄到位于梵航渡路上的上海沪光科学仪器厂学习劳动,感受到工人师傅的忘我工作,深深的为全国劳动模范王林鹤刻苦经371次试验成功1万伏高压电桥而感动。下面是离厂时合影。
后排左起:王期敖师傅,范护生,○,陈信漪老师,邵品洪(?)
前排左起:虞琴棣,王林鹤,樊文蕙(第5位)
为了了解流体力学波浪发生机理,正好地理系要去苏北南通吕泗筹建大洋港科研任务,我和力学组师兄侯云畅王立刚等参加。
6月25日上午开联欢会,欢迎黄少煌裘慧君两位同学来力学组。晚11点在大达码头乘新丰326轮开往南通任港。我是第一次乘轮船远航,无限兴奋远眺浦江两岸夜景直到吴淞口外才入睡。次日到达任港,乘车到南通市。27至28日听取大洋港建港委员会主任和船老大介绍苏北沿海地形水文气象等,学习测量规范,明确任务。29日下午乘小轮船在半年前刚新建的146里通吕运河开往吕泗。30日冒着酷暑步行前往吕泗海滩,回来午饭后听戴工程师介绍建港方案。
7月1日是建党39周年纪念,上午准备文娱节目,学唱歌曲,侯云畅写了诗,还学了两段《列宁主义万岁》。下午与吕泗青年队比赛篮球,晚上文娱晚会。中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论毛泽东思想》,提纲挈领很受启发。
7月3日晚上5点多我和侯云畅王立刚等6人乘小船到大船去----西宁公社渔业15大队王老大的苏北50123号船。7月4日在海上迎接第一个黎明,整日安装调试海流计。5日4点起身装仪器,6点正点开始测量海流SP3--5,地点小庙洪南。我担任海流计的打锤工作,一直连续到7月6日早晨9点结束测量共27小时。然后几条船集中到小庙洪休整。7日开往小庙洪西,测量流明沙,晚返回大洋港。8日计算校对资料并绘资料图,下午退潮船搁浅下海遇暴雨逃回,夜驶篙枝港,王立刚调走。9日业务学习,看流体动力学俄语单词,下午准备测量,这次流速大,船摇晃厉害,常使海流计停止工作,只得修理好再干。我坐在船舷左手拉绳,右手拿阿克曼海流计铜锤在三个深度打锤并取水样。从9日晚9点到10日晚11点,我们轮流吃饭休息,船工也帮忙摇绞车等,共同完成第二次测量任务。7月10日我在战斗中度过了第20个生日。早上旭日东升,万道金光普照大地,遇见张海蜇网的渔民,王老大将几乎所有的凉开水倒给他们,我更感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深情。11日过葫芦沙(流沙),北驶东灶港。12日泊在环本港,画完流速图,晚正12点至7月14日晨2点进行第三次SP5--3同步测量。上午写思想小结。7月15日晨2点至16日晨4点完成第四次同步测量SP2--3,地点在茆家港。早上4点56分日出,5点涌浪袭来,船倾30度,取样瓶敲破多个。中午中天日晕渔民老大爷说要起风,因是最后一次测量,我抽空赶快用圆珠笔绘图一张以作留念。
7月16日船往大洋港休整并整理仪器。地理系陈吉余王宝灿老师来船上慰问。17日全体上岸洗衣理发,在吕泗气象观测站正遇到雷暴雨,雨后在浓云密布中赤脚返回海滩,潮涨无船又无通讯工具,只好由邓金林等勇敢者游泳到大船报告,各船才派小船把我们接回。18日告别王老大,上岸到吕泗建港委员会与戴工程师等谈天,我们的科研任务“内波”依然只字未闻。19日务虚,回校整理资料,为吕泗建港方案提供依据。下午3点乘内河轮告别吕泗,沿着通吕运河于晚11点多返回南通。20日看日本须田皖次《海洋科学》内波段,知是在密度不连续面产生。21日下午1点任港上船于晚上7点3刻抵达上海,22日在地理馆4楼整理资料,结束难忘的“向海洋进军”日日夜夜!
1960年秋冬,我们主要精力学习数学系该学的各门课程。当时为了研究内波,在数学系一楼腾出一间教室建造波浪发生池。我曾与另一位同学骑着黄鱼车到四平路近五角场的一个仓库运“白油”,我还是第一次骑黄鱼车上路,空车去还好办,回程装着一桶“白油”就很吃力,特别是要过四川路桥,别人帮忙推上桥顶,下桥我没有经验,想反正跟着另一位同学没关系,就下桥一泻而下,只顾双手把握龙头没顾刹车,速度很快一直到北京东路,真是惊心动魄,总算平安运到学校,回想起来真有点后怕。1961年春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波浪发生池工程下马。1961年夏力学组也解散,7月30日拍照留念。
前排蹲着左起:张福康,张熙镛,范护生,赵雄芳,史树中
后排站立左起:周予,王立刚,陈自安,薛天祥,陈信漪,虞琴棣,侯云畅,裘慧君,黄少煌,胡之琤,傅伯华
最后附上傅伯华学长提供的两张老照片作为留念。
前排左起:傅伯华,黄少煌,王立刚,张福康,裘慧君,虞琴棣,胡之琤
后排左起:赵雄芳,周予,范护生,侯云畅,史树中,张熙镛,陈信漪,陈自安,薛天祥
第一排左起:虞琴棣,史树中,张福康
第二排左起:黄少煌,周予,陈自安
第三排左起:裘慧君,侯云畅,范护生,王立刚,傅伯华,张熙镛,赵雄芳
注: 作者是1962届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