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思念—忆念恩师李锐夫先生(一)

戴崇基

初识先生,是在我毕业分配到华东师大后的函数论教研组的全体会议上。先生的儒雅气质、宽厚风趣的谈吐、沁人心脾的风度,一下子消除初见先生时的拘谨和隔阂。此后,先生由于担任公职较多,故在系里就见不到他了。

我与先生也真是有缘,在校内见不到,但在校外却又紧密得很:先生工作的高教局与我家所在的里弄只有一墙之隔,每当校系有文件急需给先生时,大都会托我回家时顺手带给先生。每次送交时都能见到先生慈祥的笑容、关切的致谢。不久高教局在院中造了一个新办公楼,与我家只有一墙之隔。当然,先生仍在原大楼办公。

“文革”结束后,在全国赶超世界科技水平中,积压在先生心中多年的科技强国梦被激活了。先生不顾年迈体弱,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他不仅要考虑有关市、校、系里的赶超之事,他更要亲力亲为地培养拔尖学生和研究生。他敢为人先,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制定规划,抓住先机,及时召集复分析科研组的老师,定下科研方向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

先生明确地指出必须脚踏实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又要结合国际科研热点,定下了亚纯函数的值分布论的科研方向。大针一定,先生即在“文革”后的首批研究生中招收了张庆德和黄珏两位。此时,先生特别高兴召集我们科研组与他俩合了影。

1

左起:戴崇基,黄珏,李先生,张庆德,曹伟杰,宋国栋

先生虽然政务繁忙,但他一定要抽出时间亲力亲为,走上培养学生的第一线。1977届新生进校后,对提高班的第一节课,他一定要亲自上。他穿着整洁的西装,打着领带,全程用英语讲解。他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夺回失去的时间,不仅要学西方的科技成就,更要立志超过他们。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受教的学生至今不忘。有学生嵇善瑜曾说:虽然当时并不能听懂先生所说的全部,但先生的言、行、形对他们的思想冲击特大,鼓励和鞭策了他们赶超世界科技水平,攀登科技高峰!

同样,对研究生的培养,从教学内容、科研方向的制定,先生都是步步把关。特别对科研成果审核特别严厉,对研究生的每一篇论文,先生必须亲自审核把关,一定要做到毫无疑点才同意投稿。先生甚至还对他们论文中的错别字、不通的语句、错误的文法也都要一一改正。下面是我去先生处汇扱工作,正见他在批改学生的论文。

2

李先生在批改学生论文

正是在先生的亲自教导、把关下,我们复分析组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生见之十分欣慰,破例亲自参加了1982年的全国复分析学术会议。先生高兴的是我们带去了几篇较高质量的文章,特别是作为此次会议主席的杨乐先生,在开幕式上重点赞扬了先生领导的科研组取得的成就。并点名鼓励、表扬了先生的学生张庆德。

巧逢该年是先生八十寿辰之年,我与厐学诚、黄珏找了一饭店向先生祝寿,先生很为高兴。

3

摄于先生回沪时的软卧包厢

4

前排:左1张顺燕,左5曹伟杰,左6方爱农,左10任福尧,左11张广厚,左12卫念祖,左13刘书琴,左14李锐夫,左15庄圻泰,左16莫叶,左17路见可,左18杨乐,左19何成奇,21吴卓人,左25何育赞,左26吕以辇。

中排:左8仪洪勋,左14张庆德,左19黄珏,左21庞学诚,左22戴崇基,左24钮徳齢,左26黄裕民。

后排:右10张玉林,右15顾永兴。

5

前排左起:张庆德,姚璧芸,李先生,曹伟杰,黄珏。

后排左起:戴崇基,庞学诚,黄裕民,钮德龄。

在这近十年的与先生相处中,先生除视我为他的学生、助手外更视我为他的家人。记得我太太与女儿随我首次去探望先生,进先生家门刚坐定,先生第一句就说“哈哈!我们家的人都是圆脸”(因先生的女儿、外孙女都是圆脸。而我太太与女儿同样)。就这一句,打消了我太太与女儿见到先生时的局促,一下子拉近了与先生的距离,因为先生已把我们视为他家人了。

为了听取先生对研究生培养和科研组工作的指导,先生总安排我每周二次去他家汇报工作,时间总近两个小时。有如此多的时间能与先生独处,真是我的幸运。除谈工作外,更多地是我受教于先生睿智、哲理的人生感悟和对社会洞察。

6

李先生与我

(点击以上照片,可显示更清晰原图)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