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几位79级同学

陈志杰

最近参加了1979级(1983届)校友的毕业30周年聚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化了半年多时间筹备,使得当年的156位同学中能有一百多位来参加活动, 尤其其中不少已经定居国外,更是难能可贵。这中间凝结了多少对母校的怀念和对同学的情谊啊。

参加了这个热情的盛会,见到多年未见的学生,不由得使我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一般的回忆文章都是学生写老师的,我却要写写我的记忆中学生的二三事。

这一届同学我教了连续3个学期的代数选修课,包括后来成了必修课的抽象代数。接触面是不大的。当时组织了一个课外兴趣小组,读丁石孙等写的《代数学引论》。 这个组很小,由郁星星负责,还有陈曙玲、邬敏芝等参加。他们活动得很认真,尽管只有一学期,还是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可惜当时曹锡华先生为了促进应用学科的发展,主动提出这一届停招代数研究生,建议他们向应用方向发展。这就使得郁星星走上图论的道路,后来又出国深造, 成为这个方向的杰出专家。这次活动郁星星见到我时就说:“陈老师,当时我是很想学代数的哟,可是…”的确我每次面对他总有一点内疚。我只好自我辩解: 是金子总会发光,像郁星星这样有能力又认真向前的人,不管从事什么方向都会冒尖的。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毕业后很少与郁星星联系,幸好洪渊老师经常告诉我郁星星的情况, 使我也能为他的成就感到高兴。还有陈曙玲,闯劲很足,善于提问,后来向控制论发展,现在澳大利亚工作, 前几年也来母校作过报告。这次活动时我向她打招呼,她很吃惊,问陈老师怎么还认识我?你们不知道,你们这个兴趣小组在我的记忆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当我将来越来越老,记忆一点点丧失时,你们的那部份一定是保留在较后消失的。可惜没有机会再见到邬敏芝等。

1

陈曙玲、汝敏和余晓帆

汝敏当然也是印象深刻的。他虽然学的是函数论,但也听我的选修课。当我带着儿子在学校游泳池里练习时,多次遇到他。留校后我也一起参加了送他赴美深造。 1992年又在美国柏克莱的数学研究所遇见过他。以后也多次听过他的学术报告。也是一位像郁星星那样有能力又认真向前的人, 他们两位都是这届学生里在研究方面做得最成功的佼佼者。

2

系主任谈胜利、陈曙玲和陈志杰

另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余晓帆。当时我在省吾中学指导4班部分同学的教育实习,余晓帆上第一堂公开课。数学教研室的老师和有关校长都来听课, 实习总指导徐春霆老先生也来听课。内容好像是有关三角形的几个心。虽是第一次上讲台,余晓帆同学一点也不怯场。可是当她拿出一块小黑板时, 我一看就觉得上面的图形有点不对头,下面其他听课老师也觉察到了,都替她捏把汗。很快余晓帆也发现了问题,楞了一下,但是她很沉着,根据黑板上的图形, 顺势作了处理,使得这堂课没有受到影响,上得很成功。课后的评讲会上,大家一致赞扬余晓帆的应变能力,表扬了我们师大的实习同学。后来送徐老先生回校时, 他为余晓帆的出色表现高兴得眉开眼笑。见多识广的徐老先生尚且有这样深刻的印象,对我来说更加如此。这是我听过的实习学生上课中印象最深刻的。 我们当时就坚信余晓帆具有成为好教师的天赋。后来听说她去了美国。这次聚会是30年后第一次相见。当她接待我时,我相信她不能肯定我是否还叫得出她的名字。 但当我告诉她那堂课在我的记忆中的位置后,十分惊讶。因为这堂课在她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么特别。天下的事就是这样奇怪。 我的研究生也曾对我说起过他们记忆中有关我的事情,可是我自己却一点也记不得了。可见同一件事对当事人和旁观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当事人觉得平常不过的事有可能给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3

余晓帆和陈志杰

赵兰也是这一届留校的,在代数组工作过。她曾经去北京听过冯克勤教授的暑期班,冯老师事后对她赞不绝口。后来跟单兆林一起去了美国。 曾回来看望过李汉佩老师和我们,李老师也一直惦记她。可惜她没能参加这次活动。


*补注:朱平同学(不好意思,我还记得他的名字,因为他也是我指导实习的,可是认不出人了)在看到本文初稿后指出:那堂公开课是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全等。 但余晓帆手上拿的三角形和小黑板上的不全等。朱平在QQ上还写道:“当时她是用推平行线的方法解决了备课的失误,很睿智的。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解决了意外问题。 一举两得,一石二鸟。哈哈哈” 谢谢朱平好记性,为我们补全了回忆。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