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代数研究带到国际前沿的领路人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举行“代数群、代数几何与表示论40年”暨纪念曹锡华教授百年诞辰学术活动

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举办的“代数群、代数几何与表示论40年”暨纪念曹锡华教授诞辰百年学术活动于2020年1月5日至6日在中山北路校区举行。会议回顾代数群、代数几何与表示论在中国走过的40年风雨历程,报告交流最新学术成果,感恩改革开放,并藉以纪念曹锡华先生100周年诞辰。

1月5日上午,国内外代数领域知名学者、校友、青年教师及学生70余人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建磐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致辞中表示,曹锡华教授在改革开放这一冲锋号的引领下,在数学研究上孜孜以求,在学科布局上高瞻远瞩,在人才培养上呕心沥血,将我国代数群和相关领域研究引向世界前沿,为后辈学者开创了代数群和相关领域的探索之路,推动“ECNU群体”这一老中青结合、学术水平一流的人才队伍在国际学术圈有了重要的影响。她希望先生的精神能激励着后继者继续奋发向上,为实现老一辈数学家的初心,即“全国数学界的共同努力,让中国在21世纪成为数学强国”,而砥砺前行,开启更加辉煌的新征程。

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谈胜利表示,曹锡华先生学识渊博,对数学各个方向做出了精准的宏观把控和整体布局,殚精竭虑摸索出一条追赶世界数学研究先进水平之路。他强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学科今天的发展,与曹锡华先生40年前运筹帷幄打下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

时长1天半的学术报告会议中,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辛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围绕代数群、代数几何与表示论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学术会议结束后,与会学者、曹锡华先生的家属、弟子、友人以及数学科学学院退休老同志们满怀崇敬的心情汇聚一堂,举行了曹锡华先生追思会,深切缅怀先生。曹锡华先生弟子、数学科学学院时俭益教授主持追思会。

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谈胜利说,今年是曹锡华先生诞辰100周年,在此回忆和纪念先生有着深远的意义。纪念曹锡华先生,就是要在新的形势下继承曹锡华先生等老一辈数学人开拓并为之努力的数学研究事业,就是要传承他的战略眼光和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就是要发扬他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随后,曹锡华先生的大弟子、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建磐从“曲折的求学道路”“满腔热血回到祖国”“把代数研究带到国际前沿”三方面深情回顾和介绍了曹锡华先生的生平成就以及与先生的相处经历,向曲折道路上的坚毅行者曹锡华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怀念。

曹锡华先生的外孙女曹晓群作了发言。她追忆了和外公在一起的温情时光,她为自己是曹锡华的后人感到自豪。在她眼中,外公是个热爱祖国、不追求名利、有着宽广心胸和高尚人格的长辈。

五位代数学领域的知名外国学者发来书面致辞。作为曹锡华邀请来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的首位外国学者,马萨诸塞州大学James E. Humphreys教授回忆了曹锡华先生邀请他来华讲学的点滴过程,指出:“曹锡华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无疑是一个持续的推动力,促使学生走向现代意义的代数群和模表示。”

弗吉尼亚大学Leonard L.Scott教授回忆了在曹锡华先生的引导下,自己和曹锡华的学生王建磐、杜杰、席南华、芮和兵之间,以及自己所在的弗吉尼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之间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学术联系。他说:“从1987年开始,我和Brian Parshall 多次访问华东师范大学,亲眼见证了曹锡华教授持续推动数学发展的传奇”。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Vlastimil Dlab教授追忆了三十年前来华访学,对曹锡华先生以及中国的深刻印象。

丹麦的Henning Andersen教授表示:“曹锡华教授是一位富有激情的开路者。当时他正致力于把在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中国其他高校与研究中心中继续发展中国研究群体的接力棒向下一代(他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传递。在某种程度上,他在乒乓球比赛中表现出的活力向我展示了他对如何发展中国数学的伟大愿景:刻苦努力,探寻新路,永不言弃”。他强调说:“40年来,中国的许多地方在代数学的不同领域,尤其在代数群和量子群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这容易让人不再记得40年前中国研究界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然而,我们绝不应该忘记为克服那些困难而努力奋斗的人。曹锡华教授的活力、决心、远见和耐力应该成为我们这些多年来从他的开创性工作中获益良多的人的榜样。”

令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Claus M. Ringle教授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刘绍学教授和曹锡华教授都深感有责任推动代数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刘教授主要关注北方,而曹教授则在南方。他们二人(刘和曹)都非常渴望建立国际联系,为融入世界范围而努力,共同为理解我们这个宇宙而创造数学基础。”

在随后的自由发言环节,与会者分享了自己与曹锡华先生的往事,回顾曹锡华先生为中国代数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以及曹锡华先生在中国代数人才培养上的春风化雨、满园桃李。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鲍修德、陈志杰、邱森、马继锋等老一辈深情回顾了各自与曹锡华先生的接触、认识以及共同工作的经历,曹锡华先生的爱国情怀、宽厚胸怀、平易近人的处事之风让他们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曹锡华先生的学生叶家琛、温克辛、席南华、杜杰、江迪华等也从不同视角追忆了老师对于他们的影响。曹锡华先生对他们而言,不仅只是学术上的泰山百斗,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如何做研究,如何做人。

叶家琛(同济大学教授)回忆到:“曹锡华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环境,使我们很快接触到国际上代数群研究最前沿的创造。曹锡华先生为了发展中国数学事业不考虑个人得失,辛辛苦苦为我们这些后来者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温克辛(丹麦铁道部IT工作者)表示,“曹锡华先生是我在成人之后继续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对我帮助最大,影响最深,在学术能力、思维方式甚至精神领域等方面都对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影响了我整个一生”。

席南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谈到:“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曹锡华先生的卓越是难以复制的。曹锡华先生令人敬佩,离世这么多年,在我脑海里还是会经常出现他温和慈祥的面容,在他的温和后面其实是坚定的信念和感人的品格。这种品格也是我获取力量的源泉。”

杜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感谢了数学科学学院对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能在数学科学学院的资料室永久留存和曹锡华先生相关的照片、手稿、图书等资料,让先生的精神影响更多的数学人。

江迪华(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表示,“曹锡华先生是贵人,也是知音,非常由衷地感谢曹先生能够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引路”。

来自北京大学的张继平院士高度评价了曹锡华先生的学术成就以及崇高的人格品质,称他是“中国数学发展史、特别是代数发展史上非常灿烂的一笔,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应该为此感到非常骄傲”。张继平指出:“今天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来追思曹先生,除了学习和发扬他的伟大精神以外,更多应把他所留下来的传奇继续创造下去,使得华东师范大学和全国的代数研究各个领域能够真正走到世界前沿去”。

上海交通大学章璞教授说,“曹锡华先生的名字是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想起曹先生,我们感觉非常温暖、非常自豪”。

复旦大学吴泉水教授回忆了曹锡华先生坚持每年年初去复旦大学给老师苏步青教授拜年的温馨画面。他代表复旦大学代数组感谢曹锡华先生对复旦大学代数组的长期大力支持,并表示会将曹锡华先生的人格魅力一直铭记于心中。

会议的最后,参会者一同观看了追忆曹锡华先生的影片。追忆影片带给与会者更多的是对曹锡华先生等老一辈数学家追求科学精神的铭记,这种精神将激励数学人不断进取,砥砺前行。

【小传】

曹锡华(1920 -2005),浙江上虞人。著名数学家。生于1920年3月24日。中国共产党党员。1940年秋天考进重庆大学数学系。1942年9月转学到浙江大学数学系。1945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1946年春进入陈省身在上海主持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1947年春到清华大学任助教,1948年9月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R.Brauer,专攻群论。1950年9月学成归国,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1951年10月调到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1958年秋天起任数学系系主任,除了“文革”期间中断外,直至1984年卸任,改任数学系名誉系主任。1979年升为教授。后评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曾经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上海市数学会第四、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1985年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曹锡华对于中国数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抓住了改革开放好时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代数学研究生,带出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一流学术水平的代数群和量子群研究和教学队伍,进而把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代数教研室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代数学研究中心。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文字整理: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戴琪

原载: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https://news.ecnu.edu.cn)

(转载时有少量改动)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