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958级(1958—1962)的学习生活

陈志杰 梁小筠

我们在1958年9月入学时,共有8个班,每班大约38人,有300余名学生。 幸好在1992年举行毕业30周年校友活动时复印了一份当时系里存档的名单, 可以看到当时的分班情况,帮助回忆。后来这份资料大概也和系里的许多档案一样被毁损了。 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整个年级分成两个大班,每个大班各含4个小班。 第1-4小班的政治辅导员是李惠玲老师,5-8班的政治辅导员是薛天祥老师,年级主任为林锉云老师。 当时的同学除了高考录取的应届生外,还有福建省来培训的小学教师以及从工农速中保送的学生。 因此同学年龄参差不齐,相差达到十岁以上。

进校后没有上课,参加过几次游行,还忙于通过劳卫制一级,天天锻炼。此外也有过大家畅想共产主义的活动,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当时代表性语言。还讨论如何大跃进,搞改革。 实际上从1958年的秋天开始了教育革命。 口号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当时总支刘维南书记在动员报告中说的要解放思想,"做减法"是我们印象最深的名言。 还糊里糊涂批判过某教授提出的"实践-理论-理论-实践",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搞懂。 在这样的背景下, 1958年9月22日全年级师生开赴上海县诸翟乡一边劳动一边上课。 当时按小班集体居住在农民家中或公有房屋里,老师也和学生一起住宿。 半天上课半天农业劳动。课程是解析几何(孙泽瀛写的教材)和高等代数(张禾瑞、郝鈵新的书)。 第一大班的解析几何老师是何福昇老师,高等代数是林锉云、张佩蓓老师。 第二大班的解析几何老师是黄淑芳老师,高等代数是黄云鹏老师。 当时正值七一人民公社成立(1958年9月21日),我们都参加了人民公社好的宣传活动。 还有亩产千斤,吃饭不要钱,敞开肚子吃饱饭等口号。同学们参加秋收劳动, 收获的新米煮饭好吃极了。一顿饭吃一斤毫不费劲。秋收以后又搞深耕,翻土要一铁鎝深, 把地下的生土都翻上来,而且还是挑灯夜战。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懂世故,毫无常识, 以为一切都很新鲜。而这样的学习环境当然不可能学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曾组织部分学生去生产队搞线性规划。 为此我们都曾听过曹锡华老师讲解线性规划,回路消去法。 诸翟的劳动直到12月30日结束, 返回华东师大。

chenliang1-1

诸翟乡收割胡萝卜 (1958)

chenliang1-2

诸翟乡话剧演出后留影 (1958)

到了1959年形势变了,采取了调整的措施。因此我们在一下和二上是在学校认真上课的。 一下时年级分成五个分队。小学教师和工农速中来的大部分同学因为基础差,所以抽出来组成第五分队单独上课。 原一、四小班合成第一分队,原二、三小班合成第二分队,原五、八小班合成第三分队,原六、七小班合成第四分队。 一、二分队一起上大课,先后由徐春霆、魏宗舒老师教数学分析,林锉云、张佩蓓老师教高等代数。 三、四分队由黄淑芳老师教数学分析,黄云鹏老师教高等代数。 其中1959年6月1日起到黄渡参加夏收夏种两周。

chenliang1-3

黄渡劳动 (1959)

1959年秋季二上又重新分成6个班。这学期中间去曹安公路三号桥劳动两周,为桥梁挖基础和抛石子。 这个桥至今仍在,尽管当时看看不小的工程现在看来极不起眼。 这时我们的近世几何课分别由唐瑞芬和王慧怡老师主讲。

chenliang1-8

大合唱

自从1959年庐山会议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后,1960年气候又变了。高校里出现"技术革命"高潮, 继续"大跃进"的运动。 我们做过爱国卫生大扫除,甚至把双层床拆卸成一块块床板, 用开水泡,以杀除臭虫(那时十分猖獗,甚至坐在床上会看到臭虫从帐子上方掉下来,现在早已灭绝)。 部分学生被抽出来到工厂农村搞科研。 1960年6月15日成立运筹学研究室,从当时一、二、三年级中抽出30余人参加。 我们年级有陈志杰、周俭新、高慕勤、黄彩玉、石斯理、施礼聪、李先余、富国栋参加。 同时,张志敏、陆月芳、司鸿业、陈彩娥抽到计算数学组,裘慧君、范护生抽到力学组。 直至1961年三年级下学期才返回原来的年级。 1960年9月,成立计算班,到计算数学组的同学自然成为其中的部分成员。但1961年9月以后就下马了, 这个班虽然保存到毕业,但所学的内容与其他班没有什么差别。 二年级下学期,四年级的学生徐钧涛上1-3班的常微分方程,潘用紫担任年级的政治辅导员。 1960年夏天,各班都有部分同学到工厂边劳动、边搞科研。

chenliang1-4

运筹学研究室的部分二年级学生合影于闵行 (1960)

chenliang1-5

鸿祥兴船厂劳动。领队王守根老师 (1960)

chenliang1-6 chenliang1-7

鸿祥兴船厂劳动 (1960)

从三年级开始,徐振寰老师担任年级的政治辅导员。 三上开设了数理逻辑,由唐瑞芬和董纯飞老师主讲。实变函数由程其襄老师主讲。三下的概率统计由魏宗舒和林忠民老师主讲。 1960年冬天,去崇明围垦。在深没膝盖的冷水中割芦苇,睡滚地龙,十分艰巨。

四年级时我们被分成甲、乙、丙三个班,甲班又分成3个班,丙班就是计算班。 这时的数理方程由陈昌平和周彭年老师主讲,计算方法由刘淦澄老师主讲,中学教材教法由余元希老师主讲。 1961年冬天,到上海市区几所名牌中学教育实习。 四年级下学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

四年学业完成到了分配阶段又遇到困难时期。各单位都不需要人。结果分配方案极差。 我们的同学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分配方案中,43人到内蒙、22人到新疆、36人到部队。 240多个毕业生中最后只有二、三十人在上海。还有许多人不得不转业搞其他工作。只有我们两人留校工作。 但是我们的同学在陌生的地方、艰苦的环境里仍然努力工作,得到了所在单位的肯定。 大多成了骨干,没有辜负华东师大的培养。

chenliang1-9 chenliang1-10

快毕业了,1班的女同学在寝室里聚餐

chenliang1-11

1962年毕业照。文革后从数学系废纸堆里捡出。好多同学没有参加合影。4位文革中受冲击的老师的脸被红卫兵涂黑了

chenliang1-12

2008年进校50周年合影

由于我们这个年级在四年中班级分分合合,变化很多,各位同学的经历互不相同。 我们这个回忆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其他校友一起补充资料,尤其是反映当年生活经历的老照片, 更是珍贵。既是对这个年代的记录,也能让后代知道我们当年是在怎样的环境里走过来的。


(点击照片可以显示更清晰大图)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