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大闳深,承前启后,尚贤才,明师汲汲,推无为而治。未求功德,然功德无量泽后人。
宽和谅直,乐业安居,教晚辈,慈父殷殷,盼有志竟成,长抱良知,独良知永存昭千古。
曹锡华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党员、享局级离休干部、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原系主任、上海市数学会原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名誉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安全研究所名誉所长
曹锡华同志1920年3月24日出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数学, 立志科学救国。1927年在上海南市区大东门育才学校读书。日寇“一、二八”侵略上海,曹锡华离开上海到浙江上虞上学。 少年曹锡华因读书刻苦和成绩优秀,成为同学们 “阿基米德” 式的偶像。1934年,曹锡华考取了当时全国著名的上海中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八、一三”战火再次烧到上海,刚满l7岁的曹锡华不得不辍学,进入南京丁家桥陆军交辎学校,学习驾驶与修理汽车。同年11月初学校撤退到长沙(离南京大屠杀不到两星期时间)。学校在长沙改名为“陆军机械化学校”。在长沙训练不到一年,曹锡华以机校第一期技术学生毕业,相当于中央军校第十三期,现在叫做“黄埔十三期”。毕业后在辰溪陆军辎重兵汽车第二团,担任中尉技术员兼修理班班长。但是,他依然怀念学校生活。
1940年,曹锡华转辗来到重庆,继续追寻他科学救国的理想。凭着他在上海中学所打下的坚实的学业基础,顺利地考取了重庆大学数理系。在启蒙老师李锐夫先生和复旦大学来兼课的李达教授指引下,他离开重庆,到已经迁往贵州的著名浙江大学求学,成为一名插班生。当时浙江大学在苏步青和陈建功两位先生的指导下,数学研究水平卓越。曹锡华以优异的成绩学完了三年专业课程,为他今后从事代数的教学科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45年9月,大学毕业,曹锡华取道重庆,等候机会返沪。在重庆逗留的半年中,他自学了三本书:德文本范德瓦尔登的《近世代数》,邦德列雅金的《拓扑群》, 以及范勃伦的《拓扑学》。1946年3月,陈省身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代理所长,大力培养年轻学者。当时跟随陈省身先生的三个青年人是:曹锡华、吴文俊和路见可。1947年春,陈省身应聘赴清华大学兼职任教,曹锡华随同前往做助教。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 曹锡华倾向进步,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活动,逐渐走上革命道路。
1948年9月,在陈省身和段学复两位先生的推荐下,曹锡华同志赴美国密西根大学进一步深造,他的博土导师是著名代数学家、现代表示理论奠基者布劳尔。曹锡华先生勤奋学习,仅仅花了二年时间,就获得了密西根大学代数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的两年间,
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次年,因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曹锡华调往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二十多门课,包括初等数学的课程。科研上,翻译邦德列雅金的“连续群”等重要学术著作,组织讨论班。受教育部委托, 举办“代数研究生班”。1962年曹锡华先生翻译了贾柯勃逊的经典著作“李代数”并在教师和学生中开设了讨论班,培养了一批青年代数人才。
1957年5月,曹锡华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担任数学系系主任。
十年文革期间,曹锡华尽管受到迫害和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并没有对前途失去信心。1972年以后,曾经参加上海公用事业网络设计工作。1976年,动乱结束以后,曹锡华迎来了第二个科学的春天。1978年,在全国第一次公开的研究生招生中,曹锡华教授招收了8名学生。
在如何指导包括研究生在内的青年学者的研究上,曹锡华深思熟虑地提出,中国的代数研究不能只求发表一些一般水平的论文, 而要瞄准国际上正在发展的、具有强大学术生命力的研究方向。于是,他选择了“代数群”这一多领域交叉、当时在国际上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这一战略决策,对于华东师范大学,乃至中国的代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尽快赶上国际代数群的研究水平,曹锡华邀请国际著名代数学家汉弗莱斯访问华东师大。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班研读文献,日夜攻关。
不久,当时还是硕土生的王建磐解决了汉弗莱斯演讲中提出的一个难题。文章发表在美国《代数》杂志上,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多次引用。1982年,王建磐通过了博土论文答辩,成为我
曹锡华先生在开展“代数群”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引进人才,进一步加以培养。段学复先生的研究生沈光宇、法国国家博士肖刚先后来到华东师大。肖刚和陈志杰在代数几何方面的成果,曹锡华、王建磐和时俭益在代数群方面的成果,沈光宇和邱森在李代数方面的成果,还有朱福祖先生在二次型方面的成果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称誉。在曹锡华的带领下的代数研究室已经成为国内代数学的一个研究中心。世界著名的代数学家,代数K理论的奠基者H·巴斯访问数学系后写道:“华东师大数学系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由
曹锡华先生作为学者,他是把我国代数群研究引向世界前沿的带路人,他从教50余年,著书立说、成果累累、弟子数千、桃李满园。他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壮心不已,为中华教育事业的振兴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曹锡华先生担任系主任期间以身作则、团结同志、处事公道、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平易近人、甘为人梯,他德高望重,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代师德风范。,为数学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