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志  杰

English Version

 

    陈志杰教授出生于1941年1月,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博士生导师。陈志杰教授 是改革开放后首批由政府派出赴法进修的访问学者(1979年至1981年),1987年赴法国、比利时短期访问,1991至1992年访问美国柏克莱数学科学研究所和普林斯顿高等科学研究所,2004年访问香港和德国。曾两次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系主任。

陈志杰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凡是代数方向的课程,从大学生一年级的基础课直至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他全都担任过。是一位全能型的教师。他主讲过的本科课程有:“高等代数”,“近世代数”,“伽罗华理论”,“典型群”等,研究生基础课有:“代数基础--模、范畴及同调代数”,“代数曲线”,“交换代数”,“矩阵论”等。其中研究生基础课教材“代数基础”被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作为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得到上海市研究生教育专项经费的资助,也得到学校出版基金的资助,已 与2001年出版。

在1998年秋季开始的教改试点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册) 》已经于2000年秋季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也是教育部的“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的内容之一。本教材从2000年出版至2003年止已经印刷5次,印数逾2万册,被武汉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全国十多所高校选作教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陈志杰教授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学奖,上海市育才奖和上海名师奖。

陈志杰教授的科研方向是代数几何,他给出了一大批曲面的例子,填补了正指数曲面的三分之二强的空白,并完全否定了曲面地理学中的“分水岭猜测”。这一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多次引用。项目“用纤维化方法研究代数曲面中的若干问题”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多次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目前是国家基金重点项目 《数论与代数几何》的负责人。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国内最主要的代数几何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出版的著作目录

[1]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 代数基础--模、范畴、同调代数与层,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3] LaTeX入门与提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4]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5] 代数群引论,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与黎景辉等合作,第2作者)
 

             

(点击略图可看到放大图)

得奖与荣誉

[1] 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2001年,国家教育部

[3]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用纤维化方法研究代数曲面中的若干问题”,1997年,第一完成人

[4]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3完成人), 2001年,上海市教委

[5] 上海高校教学名师奖,2003年

[6] 上海市育才奖,1999年


(点击略图可看到放大图)

承担过科研基金目录

[1] 数论与代数几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重点项目,2002-2005年,85万元,项目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基金,2002-2005年,8.5万元,项目负责人

[3] 代数簇的自同构群与Caylay-Bacharach性质,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1999-2001年,4万元,项目负责人

[4] 代数几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重点项目,1996-2000年,18万元,项目代理负责人

[5] 代数曲面的分类,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5万元, 2002-2004年,项目组成员

[6] 低亏格的曲面纤维化,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1993-1995年,2.1万元,项目负责人

[7] 代数曲面分类问题,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1986-1988年,0.45万元,项目组成员

[8] 代数几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重点项目,1991-1995年,18万元,项目组成员

[9] 代数几何(含代数群),国家重大项目的子项目,1988-1990年,6万元,项目组成员

[10] 代数几何,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1989-1991年,2.5万元,项目组成员

发表的数学论文目录

[1] On prehomogeneous vector space over an 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 of characteristic p, J.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 2(1983), 11-18.
[2] On zeta functions associated with prehomogeneous vector spaces and Gaussian sums, Chin. Ann. of Math., 5A(1984), 755-764.
[3] A classification of irreducible prehomogeneous vector spaces over an 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 of characteristic p, (I), Chin. Ann. of Math., 6A(1985), 39-48.
[4] On the prehomogeneous vector space (GL(1)\times GL(3), \Box\otimes(\Lambda_1+\Lambda_2), V(1)\otimes V(7)) (p=3), J.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 2(1986), 32-35.
[5] A classification of irreducible prehomogeneous vector spaces over an 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 of characteristic 2 (I), Acta Math. Sinica., 2(1986), 168-177.
[6] A new prehomogeneous vector space of characteristic p, Chin. Ann. of Math., 8B(1987), 22-35.
[7] On the geography of surfaces---simply connected minimal surfaces with positive index, Math. Ann., 277(1987), 141-164.
[8] A classification of irreducible prehomogeneous vector spaces over an 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 of characteristic p (II), Chin. Ann. of Math., 9A(1988), 10-22.
[9] The existence of algebraic surfaces with preassigned Chern numbers, Math. Z., 206(1991), 241-254.
[10] On the slope of non-hyperelliptic fibrations of genus 4, in "Algebraic Geometry and Algebraic Number Theory", World Scientific, 12-23, 1992.
[11] On the lower bound of the slope of a non-hyperelliptic fibration of genus 4, Intern. J. of Math., 4(1993), 367-378.
[12] A note on the relative canonical image of a non-hyperelliptic fibration of genus 4, Chin. Ann. of Math., 15B(1994), 157-164.
[13] The number of fibrations of genus 2 on a surface, Algebra Colloq., 1(1994), 1-24.
[14] Bounds of automorphism groups of genus 2 fibrations, Tohoku Math. J., 46(1994), 499-521.
[15] Bounds of abelian automorphism groups of surfaces with a pencil of genus 2, Algebra Colloq., 4(1997), 427-438.
[16] Best bounds of automorphism groups of hyperelliptic fibrations, Tohoku Math. J., 50(1998), 469-489.
[17] M. Chen, Z. Chen, Irregularity of canonical pencils for a threefold of general type, Math. Proc. Camb. Phil. Soc., 125(1999), 83-87.
[18] 基于RSA的保密投票方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2002), 1516-1518(与陆洪文等合作)(第4作者)
[19] 一个基于离散对数的保密投票方案, 《华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 33-35(与汪振华等合作)(第1作者)
[20]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有向组密钥数字签名, 《华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95-97 (与李志斌等合作)(第2作者)
[21] 一个基于Weil配对的数字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和改进, 《计算机工程》, 29(16):60-61, (2003)(与王泽成等合作)(第3作者)